讓老闆不敢、不想、更捨不得裁!-大師輕鬆讀


 


文/賴瑞麥爾Larry Myler

如果你能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,持續且有系統地讓你創造的收入,大於你造成的成本,你在工作上就會變得無可取代。證明自己有這種表現,並學習如何加以量化,再詳細說明你對雇用你的公司做出多少直接的財務貢獻,那麼你的就業力就會大大強化。事實上,即使身邊充滿各種裁員的狀況,你還是能夠變得無可取代。總之,如果你能為公司創造出乎意料的獲利,並證明你能夠持續憑空變出金錢,那麼你不僅會變得無可取代,還很有可能獲得升遷。關鍵在於要記錄下自己的成果,這樣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。

1.學習如何幫助公司以幫助自己
只要你創造的收入大於你所造成的成本,你在工作上就無可取代。要成為無可取代的員工,你必須證明自己創造的收入,大於聘請你這個員工的成本。建立個人的損益表,以量化方式呈現你為公司帶來的收入,以及公司為你付出的成本。具體證明你對公司的盈餘有正面貢獻,接著在未來努力創造出更多價值,那麼你永遠都不會失業。把你所有的新構想寫成書面的獲利方案,這樣你就有文字紀錄可以確切顯示你提出的各種構想,以及你構想的實施成果。

如果你是擔任業務或是其他創造營收的職務,那麼你的損益表可以用以下方式簡單製作出來:
個人損益表——直接創造營收者
收入——我所創造的....................$_________
分成各種項目創造的營業收入總額,如產品或服務的銷售、協助達成的交易、按服務時數收取的服務費等。
成本——我所造成的....................$_________
分成薪資、佣金、獎金、福利、津貼、辦公室成本、管理時間、你造成的錯誤或重工等項目。
預估淨利(或淨損)....................$_________

的確,對公司而言,有些交易獲利頗豐,而有些則沒賺到太多獲利,不過如果你是擔任業務工作,製作你個人的損益表應該相當簡單。如果在一開始的時候沒有確切的數字也沒關係,這時候先用預估數字就可以了,可以在之後再做修正並補充遺漏之處。

如果你擔任的不是業務等直接向顧客收費的工作,還是可以製作個人損益表。你為公司創造價值的方法是提出削減成本的構想、提供業務團隊必要的支援,或是讓公司的重要作業流程更為順暢。你的損益表大概會像這個樣子:
個人損益表——非業務職位
收入——我所創造的....................$_________
分為節省成本方案、從現有顧客產生的收入、從退費及折扣獲得的收入、流程改善的成果、提升的現金流,以及品質提升等項目。
成本——我所造成的....................$_________
分成薪資、獎金、福利、津貼、辦公室成本、管理時間、你造成的錯誤或重工等項目。
預估淨利(或淨損)....................$_________

要增強你的無可取代性,你必須經常為公司發掘出潛藏和出乎意料的金錢。公司對此都非常喜愛,因為這種營收會讓獲利直接增加。如果你能找出潛藏的金錢,對你公司而言等於獲得一筆意外之財。養成習慣這麼做,你老闆會愛死你。

除了了解個人損益表該怎麼做之外,還必須記錄你的無可取代性。要做到這點,首先要在履歷表上記載個人的成就,履歷表要隨時更新,以備在有升遷機會時能獲得考慮。想像你的履歷如果加進以下這些項目,看來會是如何:
改善公司的運送流程,省下25,000美元,以目前的獲利率而言,相當於多創造出1785,715美元的年營業額。
重新設計公司的訂單處理系統,移除不必要的步驟。這對年度獲利有10萬美元的貢獻,相當於替公司創造了1428,571美元的年營業額。要提升你自己構想付諸實施的可能性,並記錄下你的成果,以專業而完整的方式記錄你的構想會很有幫助。

2.憑空變出金錢
至少有14種方法可以用來為你公司的盈餘,增添更多金錢價值,如果你夠聰明,就會運用這些構想,為公司憑空變出錢來。如果你能持續做到,你公司會無法開除你。

3.讓一切動起來——就從下星期一開始
了解如何記錄自己的構想,以及所可得的各種創造獲利方案之後,接下來就要提升自己的方法,才能讓你的效益發揮到最大。有些獲利機會應該立即著手進行,有些應該等到時機成熟,至於剩下的大概就應該直接忽略。

【更多精彩內容,請見《大師輕鬆讀》369期〈無可取代的就業力〉】


 


傳統文化的現代經營之道


文/摘自《京都衹園350年經營學》,天下雜誌出版

日本的京都有兩個代表性的景觀,一個是被譽為京都象徵、位於東寺境內的五重塔,一個是衹園的藝妓。衹園的名稱來自佛教故事,原是太子的林苑「衹樹園」。現在稱衹園町,位於八
神社的前方,是京都最繁華的街道,百貨公司、劇場、書店和百年名產店都集中在此。

神社前流淌著鴨川,走過架在鴨川上的四條大橋右轉,是經常會與藝妓不期然相遇的先斗町。先斗町是著名的飲食街,也是「花街」。花街指的是一個區域,是較年長的藝妓(東京稱藝者,京都稱藝妓)和舞妓(20歲左右)的地方。京都有6條花街(上七軒、衹園甲部、衹園東、先斗町、宮川町和島原),以先斗町最有名。

華燈初上,陸續出現整裝赴宴席表演及待客的舞妓與藝妓。她們艷麗又明亮,走在鋪石小徑上從容不迫的優美步伐,令人心動,吸引為數眾多的觀光客將照相機的焦點聚集在她們身上。此時的花街,感覺近在咫尺而且觸手可及。

追溯日本多處繁華地帶的起源,發現其中大部分都曾以花街聞名,例如大阪的北區和南區,東京的淺草、赤阪和神樂阪等地。但其中尤以京都花街一直保留著純日式、合乎日本精髓的氣氛。這不僅因為京都花街立地於日本文化中心地京都,藝妓和舞妓深受傳統文化的洗禮,愈發成熟優美,而且,京都花街也善用藝妓和舞妓的形象,讓其在觀光產業中變得極具代表性。換句話說,若想一窺日本傳統文化之堂奧,不妨深入花街走一遭。

藝妓品牌學
藝妓的品牌建立在專業技能上。若說京都花街是鑑賞傳統文化的高規格接待場所,舞藝妓就是提供專業服務以收取對等報酬者。

藝妓與舞妓擅長日本舞蹈、三味線、太鼓和笛等日本樂器,精通長歌、小曲、常盤津等古樂,並學習茶道作為端莊舉止的基礎。藝舞妓們學會種種日本傳統技能,在每一場宴席上表演拿手的歌舞才藝,盡服務所能讓來客賓主盡歡。她們為了提供宴席上適時的服務,不但在學習傳統文化與歌舞才藝方面付出極大的努力,也十分重視學習讀取客人心理的技巧。

藝舞妓的工作需要高度的專業技能,除了個人日常的努力,還必須靠顧客及花街裡眾多專家的協助,費時費事又費苦心才能栽培而成。年僅20歲左右的年輕藝舞妓,忙碌穿梭於宴席之間,本著「才藝無止境」的教誨,汲汲致力於才藝技能的磨練,舞臺上她們專注又清新的神情,讓人打從心底佩服。

現代的年輕女性在京都花街持續努力鑽研傳統的才藝技能,其秘訣是什麼?原來是每年一度的成果主義評價制度鼓舞了她們。在每年正月的開學典禮中,由花街自組的自治團體會頒贈獎項,表揚過去一年在各項才藝中表現優異的舞藝妓們。

在花街這個環境下,能不能把嚴格的評價看成督促努力的發條,其實周圍的人一直在靜靜地觀察。雖然對年輕的藝舞妓有時看似十分苛刻,但茶屋的母親們都曾是獨立門戶的藝妓,深深了解自營專業性事業的困難,對努力不夠的年輕藝舞妓,絕不假情虛偽稱讚。

「舞妓就該像個舞妓、藝妓就該像個藝妓」這個重要觀點,讓京都花街保持了其他地方所沒有的特徵。特別是舞妓已經成京都觀光業的代名詞,不管有任何理由,都不容忽視維持舞妓形象的問題。舞妓不應該只是年輕可愛,而應該嚴格要求裝扮上是否符合舞妓的形象,是否能夠表演出夠水準的舞蹈,和在宴席上的行為舉止,因為這些都是維持舞妓形象缺一不可的。

當然,實力也是藝舞妓在才藝技能上的基礎。宴席上時有深諳傳統文化造詣的顧客,因此藝舞妓們的日常不僅受到母親們(類似現代餐飲業的媽媽桑)與前輩的嚴格指導,也有來自顧客的嚴格視線。

同樣地,藝妓不但要求具有成年女性從容優雅的美感,而且和舞妓時代相比,在專業才藝上需要更嚴格地督促自己。獨立門戶之後一邊留意業績收入,一邊衡量應該在裝扮上做多少投資,讓自己更美是必須的。簡單地說,藝妓該有的樣子是兼具「美」與「才藝」的。另一方面,若說在工作中學習的結構,深深地吸引住這些具備學習欲望的女性們,也不為過。

文創產業促進者
舉手投足之間流露高雅風範的藝舞妓們,連衣裙相擦之聲都優美悅耳,長袖和服加上背後長腰帶的身影宛如日本娃娃。當她們一出現在宴席中,客人的表情立刻變得柔和,現場的氣氛也變得開朗,她們用京都語一聲柔美的招呼「歡迎光臨」,似乎把流動的空氣都軟化了。

藝舞妓們對來自花街共同體成員,包括顧客在內的視線十分注意,對舞妓、藝妓該有的樣子非常重視。例如和服的穿法、衣襟領口符不符合經驗年數、腰帶的結法等等都不允許出錯,一旦有誤一定會受到前輩的指正。

如果仔細觀察藝舞妓們的髮型、髮簪的插法、符合季節時令的和服與腰帶的組合,甚至坐下、起身時的動作,都有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美感,而這種美感乃是基於「共有的美意識」而產生。也正因為如此,在共同的形象美感意識下較勁,更需要善用個人的特徵,才能將京都花街藝舞妓的形象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
舞藝妓身上所穿戴的和服及配飾(如木屐、手提包、扇子、日本傘、手帕)、頭上所插的髮飾、臉上所抹的脂粉等,是靠此維生的廠商最大量及忠實的顧客。千年王朝所在地京都原本就有維持數百年的許多傳統產業,其中尤以展示手工製作和服和腰帶的博物館——「西陣織館」最為著名,西陣織館至今仍是國內外觀光客必造訪之地。

京都以擁有傳統文化及實質現代化自豪,自認別於以形骸上現代化自居卻缺乏文化的東京和大阪等,而加以鄙視。現代化的產業象徵——花街便以實際需求及行動支持地方纖維、化妝品及觀光等產業,使其維持一定經濟規模,是支撐地方經濟的重要「恩客」,鮮活的在地全球化之產業實例。

【更多精彩內容,請見《大師輕鬆讀》369期〈無可取代的就業力〉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